图书馆里的“苏绣角” | |||
|
|||
|
|||
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洒在地面上,秋日的高青县图书馆温暖而静谧。穿过设计别致的自由阅读区,在走廊一侧醒目的位置,一组精美的苏绣展示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黑色的骏马呼之欲出,清雅的山水别具韵致,植物栩栩如生,花朵艳丽动人。这些作品针法细腻,色彩鲜艳,每一针每一线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刺绣太好看了!”一位年轻的读者不禁发出赞叹。 听到大家的赞叹,这些作品的作者,与记者同行的韩韦伟笑了。 2003年,当时正在山东理工大学读大二的韩韦伟不幸遭遇意外,腿部受伤,被确认患有浸润性纤维瘤,不得不截肢,永远地失去了左腿。但她并没有消沉很久,2005年,韩韦伟报名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电脑培训,并在这个班上遇到了同样身为残疾人的翟恩杰。两人相识相知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2007年,韩韦伟从朋友处得知,张店有家店教授刺绣工艺,便与丈夫一起,报名学习刺绣针法。凭着灵性和刻苦,她的刺绣技术提升很快。几年后,就在当地小有名气,不少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 “他们的作品曾经多次在省残疾人技能大赛获奖,淄博市行业精英技能大赛中获得多个一等奖,‘江南水乡’被2007年中俄残疾人艺术交流会入选并获参展奖。”同行的高青县残联理事长朱唯一如数家珍。 2008年,韩韦伟夫妇在高青县残联的扶持下开办了高青春霖工艺品经营商行,专注于传统苏绣技术的培训、制作及销售业务。累计培训157人,其中残疾人学员30名。被山东省残联评为“省级残疾人就业扶贫优秀基地”,韩韦伟被市政府授予“十佳残疾人创业模范”等称号。 残疾人创作的苏绣作品技艺精湛,但是销路受制,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韩韦伟的作品,帮助他们扩大销路?高青县图书馆落成后,朱唯一发现,图书馆环境清雅,人流不少,能不能在这里打造一个残疾人苏绣作品展示角? 说干就干,朱唯一立刻联系了县图书馆,图书馆负责人欣然同意。今年6月份“苏绣角”正式亮相图书馆,除了苏绣作品,韩韦伟刺绣用的刺绣机也安置了进来。利用这一窗口,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残疾人韩韦伟和她的刺绣作品,韩韦伟还利用暑期向来图书馆读书的孩子们介绍苏绣,讲授传统文化技艺,孩子们都听入了迷。 高青县目前有残疾人1.1906万名。帮助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是让残疾人找到生命价值和生活乐趣的重头戏。高青县残联通过多渠道打造残疾人就业创业新平台,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大力加强残疾人教育就业帮扶。数字显示,2024年,高青县获评“省级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示范机构”1家,市级残疾人“文创工坊”1家,市级“如康家园”4家,目前2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社区小微综合服务平台已完成基础建设,后续可帮助10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另外,开发残疾人岗位58个。组织残疾人招聘会线下10场,线上6场,参与企业120余家,参与残疾人700多人次,初步达成意向60余人次。 “韩韦伟夫妇凭借自身技艺创业,而且带动了很多残疾人就业,是我们重点关注扶持的对象。当前,我们已经与县邮储银行、县农行、县农商行围绕金融助残服务工作进行对接,计划推出多种惠残金融产品,帮助助残致富带头人、残疾人及其家庭解决创业资金方面的困难,用心用力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扶持。”朱唯一告诉记者。 “除了在图书馆展示,残联还积极帮助我们对接相关企业,尝试在酒类外包装、企业文创产品等方面引入刺绣制品,鼓励我们用抖音直播等多种形式扩大销路。有了残联的支持,我们的信心很足。”韩韦伟夫妇笑得很灿烂。 信息来源:博览新闻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